从1997年进入香港市场至今,华为在香港的业务发展已经走过了27个年头。作为华为集团在亚太地区最早成立了一家国际性的企业, 华为香港代表处在2000年正式成立,从最初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1000人的人才队伍,其中有300 – 400 名研发人员,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了许多香港的上市集团。 同时,华为在香港地区还有40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协作,帮助企业与政府部门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近期的一场媒体交流活动中,香港华为国际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邓水根先生, 华为香港代表处战略与市场营销副行政总裁黄家恒先生分享了诸多业界关心的话题, 比如:华为如何帮助香港创科产业的发展; 华为香港研究所的研发目标与定位; 数据安全的保护, 以及华为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等话题。
在谈到香港华为国际未来的一个发展的愿景以及使命时, 邓水根表示:“在香港,华为有一句话,叫“在香港,为香港”。刚才我也谈到“为香港市民谋幸福,为香港产业谋发展”,那么“在香港,为香港”这6个字,就是华为公司和香港团队在香港的一个重要的使命和出发点,我们将华为领先的ICT的解决方案带到香港,服务好4类的客户:运营商,企业,华为云,华为数字能源。
我和我的团队的目标就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华为在业界的影响力和我们研发的投入,帮助香港找准发展路线。我举个简单例子,在去年香港疫情严重的时候,华为联合在港400多家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帮助特区政府抗疫,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华为的优势之一,就是作为服务提供商,有能力将如此广泛的业务范围聚合在一起。其次,华为公司具备所有这些从5g、固定网络的接入,云、数字能源等一系列完整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做到安全、自主、可控。
因此在2022年香港第五波疫情非常严重的时候,我们承担起非常重的社会责任。我的整个1000名左右的队伍,大部分人都投入到助力政府抗疫。对于这样的贡献,我们是非常注重长期合作长期发展。
今年,我们将目标更提高了一个层次,在“在香港,为香港”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就是“在一起,有未来”这句话。这句口号第一点表达了华为公司开放的态度,这也体现在我们的展台设计上,全部是开放透明的,公众都可以随时来参观。华为的开放还体现在:我们愿意将自身技术和能力与伙伴共享,进行开放的合作,我刚提到我们有400多家合作伙伴,他们都可以通过与华为合作,有所收获。

据了解, 华为企业业务 (Huawei Enterprise) 自2011年成立以来,保持稳健增长,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和伙伴的信任。截至 2021年底,全球700多个城市、267家世界500强企业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 华为从场景、模式和生态三个方面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前景与未来,2021年面向政府、交通、金融、能源以及制造等重点行业,发布11大场景化解决方案。截至2021年底,华为共打造了覆盖10 余个行业的 100 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 面向未来,华为将持续围绕伙伴盈利、政策简化、伙伴能力提 升、数字化工具和装备打造以及健康生态构建等五个方 面,加大对伙伴的投入,深耕伙伴的 拓展与运营,构筑长期生存、高速发展基石。

交流会后,华为还分享了诸多帮助香港以及大湾区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案例
金融案例 工银亚洲跨境金融大飞跃背后的新ICT故事
-跨境金融业务成为工银亚洲增长点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跨境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以工银亚洲为例,自跨境人民币业务于2013年开展以来,截止到2017年12月,其人民币清算量超过36万亿人民币,客户逾500间企业,结算货币达近20种,2017年有关业务已有两位数增长,人民币存款总额突破300亿人民币。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是一家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持牌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海外地区的银行业务旗舰。目前在港设有57间零售网点。
-科技服務業務 創造價值
迅速增长的跨境金融服务,以及客户对于互联网金融和新型支付的需求,都给工银亚洲的业务系统及背后的ICT基础设施带来的巨大挑战。例如,面对VIP企业及个人客户,尤其是内地客户,客服模式单一,并且很多重要跨境金融业务(如多元化的跨境融资)都需要去香港固定柜枱办理。
-解决方案
安全敏捷并重 对于银行而言,安全是永恒不变的追求。而过去安全与敏捷存在一定的冲突,从最简单的办公档安全共享和安全上网来看,若银行员工将一些机密文件拷贝走或者遗失,若黑客通过入侵银行内网盗取敏感信息,都将会对银行和客户产生重大的损失。工银亚洲之前采用较传统的安全管理措施,例如无法通过移动终端查看文档,这些措施影响业务人员的工作体验;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和企业内部也要求进一步降低互联网入侵和内部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
从2016年开始,工银亚洲已经开始规划并分期部署虚拟化、大数据、云计算、DevOps等新型业务支撑系统,通过逐步升级新ICT基础架构,为未来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打下基础。针对工银亚洲的业务和技术发展需求,华为提供了数字化多媒体银行、安全金融云、云数据中心网络CloudFabric等解决方案。
为提升客户跨境办理业务体验,针对内地客户跨境服务模式问题,通过将基于华为IPCC联络中心解决方案的手机视频客服(mVTM)内置于工行手机银行APP中作为“视频客服”模块呈现,凭借着IPCC支持多种媒体接入,且所提供的智慧统一路由平台能将呼叫分配到最合适的座席或自动业务流程等差异化特点,能逐步为工银亚洲客户提供视频客服、文字聊天、呼叫转接等服务,不仅能提升客户满意度,还可以实现视频、文字、语音交流全程记录,可追溯、可查询,满足金融行业监管要求。
未来,工银亚洲也将进一步建立7×24全管道使用的智慧客服,解决客户对银行产品及服务的查询及问题,且支持中英夹杂与香港本地俚语,提升营运效率、改善服务质素。
-提供价值
通过本次合作,华为助力工银亚洲实现了按用户、区域、资源进行细粒度安全管控,安全鉴权校验、数据分片传输及存储;提供完善的端-管-云-控的系统化立体安全防护体系,基于管理节点和用户连接两个维度提供全面的系统级高可靠性保障。此外,通过完善的运维功能和简单的向导化操作,提高运维效率,节省运维成本。 工银亚洲员工可定时备份终端重要档到Onebox中,能轻松实现数据保护;实现了安全、高效的办公基础设施云转型的初步尝试。未来还将通过桌面虚拟化,以实现浏览器隔离和内外网隔离,降低互联网入侵和敏感信息泄露(如客户跨境融资数据、境外资产数据)的风险。 构建强大的网络神经系统 跨境金融业务的增长对于海量数据的可靠存储、数据中心网络速度、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数据量已经达到100 TB以上,伴随着互联网金融来袭,金融机构开始利用数据进行业务创新,数据中心不仅是业务支撑中心,更是成为价值创造中心。 工银亚洲的业务系统基本构建于传统数据中心之上,根据业务细分分区,安全策略复杂;伴随业务种类和容量的快速增长,对业务资源池的灵活部署、调度和迁移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网络架构已然成为掣肘。通过引入标准、开放的网络新技术和数据中心架构,工银亚洲为构建强大的网络神经系统打好基础。 首先是突破了非标技术的约束。华为基于开放的架构与标准化的协议,在网络设备层,通过CloudEngine和USG NGFW提供标准化的网络控制协议和接口;在控制器层,部署基于ONOS/ODL开源开放构架的SDN控制器Agile Controller,替换原来私有网络架构与协议,打破了单厂商封闭私有的网络架构限制,为引入更多厂商提供服务成为可能。同时,未来可接入基于Open Stack的开放云平台,计算资源和增值业务可在数据中心内共享,支持多种业务融合,支持灵活的扩容和升级方案。
政府案例 澳门市政 华为助澳门市政署建设可扩展的新型数据中心
澳门市政署为了配合快速的数据增长,需建立一个新数据中心以应付一系列挑战 : 1. 建造时间 :建造传统的IT 机房不但复杂、费时且昂贵。模块机房解决方案将减少建造时间,并在必要时可以轻松复制建造。 2. 运作和维护模式 :传统上,机房的运作和维护都是手动进行的,难以定位故障的设备,因而增加了人力成本。模块化机房解决方案可实现AI 驱动的运维模型, 无需额外人手支持。 3. 节能 :设备必须节能环保。 4. 服务扩展 :模块化设计可提高设计扩展性以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并促进未来的扩展。
FusionModule2000 是华为的新一代智能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它已获得 “Uptime Tier IV Ready” 认证。该模块包含电源、冷却、机架和电缆以及管理操作。结构上可单行或双行,并支持屏蔽式冷气流通道或热气流通道设计。 此外,华为融合AI 技术到数据中心,通过iPower、iCooling 和iManager 大大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可用性和效率。 华为为市政署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机柜、电源和配电系统、冷却、机房管理、防雷接地、灭火和集成布线系统。 该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其灵活度、易于管理、可靠和高度安全。
华为助力澳门市政署实现了
- 缩短施工周期 :模块化机房与传统的IT机房相比,集成了供配电、制 冷、机柜、气流遏制、综合布线、动环监控等子系统,模块化机房将建造时间缩短了30%;在同等物理空间机柜数量增加30%。
- 节能 :模块化机房有助于节省耗损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 智慧管理和完善运作和维护 (O&M ) :模块化数据中心监测内部环境, 实时为微模块设备供电,并确保更好的协调以完善的运作和维护。这样 可以降低运作和维护成本和设备故障率。
- 方便灵活,可用于将来的扩展。
教育案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智慧校园建设
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深圳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按合作办学形式,开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期开设理科、工科、经济管理类和人文社科类专业,长远办学规模为国内外学生11,000人,其中本科生7,500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500人。 智慧校园如何整体规划既满足未来五到八年信息化发展需求,又能体现技术的先进性;面对学校信息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让网络中心仅有的几位管理人员既能高效的管理运维学校的信息化资产又能不造成因为大量建设导致的信息化资源浪费;如何用信息化的手段给教职员工带来工作、生活上的便利成为了智慧化校园建设的需求和挑战。
华为智能校园信息化建设充分吸收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的信息技术,将这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的各个领域,推动着信息化向移动化、交互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信息产业主要有四大趋势,即宽带网络移动化、移动网络宽带化、信息终端便携和智能化、应用系统服务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高校逐步从“电子化”向“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 宽带的网络化和移动化:更高的数据承载能力、更广的覆盖、更强的移动能力能够支持校内师生高速数据、中低速数据、语音、视频等各类业务的畅通使用; 云应用实现系统服务化:通过云计算方式减轻系统的负载压力,满足短时间大规模的用户访问量和互动沟通;通过云应用整合资源,满足多个团体间的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智能终端及物联网技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在内的各类智能终端,性能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应用上,与移动互联网无缝对接,能够满足校内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互动、阅读、下载、分享等各类需求。智能终端与RFID等物联网技术结合,应用于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校园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华为按照一次规划、逐步实施、适当超前、分步实施、充分利旧的原则,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搭建了智能校园的整体架构,将网络SDN技术应用于校园网及数据中心的建设,通过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提升了50%的网络运维及资源利用效率,搭建了超融合数据库一体机将核心教学系统使用效率提升30%,1.5TB融合存储支撑未来教学发展; 采用IP+光的方案应用于教师宿舍,实现了IP电话、IPTV、网络、对讲多网合一,减少了50%的投资,同时利用光纤到户部署美观,维护简易,安全可靠; 新建的5个模块化机房不仅能满足未来信息化发展的扩容需求,同时采用密闭冷通道技术及行级风冷精密空调,PUE从传统的2.5降到了1.7以下,极大的节约了能耗30%以上。 华为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量身打造的智慧校园整体架构实现了学校管理国际化、精致化;信息资源数字化、标准化;应用系统一体化、丰富化;基础设施先进化、移动化;师生服务人性化、智慧化,助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的国际一流大学。
ISP案例 香港亚太卫星 香港亚太卫星部署Wi-Fi 6办公网络,助力广播电视业务转型升级
视听升级需求助推数字化转型
当前视频技术正从高清向超高清演进,新的重娱乐应用如4K超高清电视、视频直播、高清视频+社交/电商、AR/VR和游戏等就此产生。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将带来视频制作、存储设备、网络传输设备、播放终端等各环节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亚太卫星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卫星传输在新视听具有大带宽、高速度、广覆盖等多种独特优势。在2017年,亚太卫星已经在亚太7号卫星为签约客户推广4K电视。如何充分发挥卫星广播电视在在融合媒体内容制播、高效协同传输、智能终端服务的优势,协同一体化发展,成为亚太卫星信息化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统一的网络设施是业务支撑平台、业务应用平台、生产和办公系统的基础,使用ICT行业前沿技术,增强基础网络,尤其是办公网络,是提升业务质量与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网络基础保障办公需求遇瓶颈
亚太卫星原有网络是使用了一定年限的Wi-Fi 4(802.11n标准)的无线设备,性能和功能达到了瓶颈,无法满足当下无线办公的需求:无线网络速率满足不了大量高清视频传输的要求;缺乏无线和有线安全策略一体化的机制;无法实现针对特定域用户实现QoS保障;无法层次化的保障不同业务的体验等。亚太卫星寻求基于全新技术的网络升级改造方案,解决网络运营过程面临的这些挑战,并满足未来3-5年的发展需求。由于IT专业技能人员有限,亚太卫星还希望网络操作能简化,有自动化能力更佳。
华为AirEngine Wi-Fi 6大显身手
在通过一系列的方案比拼和POC测试等环节过后,华为Wi-Fi 6网络解决方案凭借其极速性能、稳定的业务体验和简单智能运维等特点脱颖而出。华为一直站在Wi-Fi 6技术发展的最前沿。自2011年以来,华为一直是Wi-Fi联盟16个董事会成员之一,并在13个802.11ax标准工作小组中担任3个主席职位,贡献了240+个提案,在所有设备厂商里排名第一。华为Wi-Fi 6方案融入了先进的天线、算法、组网技术。 亚太卫星办公网络升级到Wi-Fi 6之后,多屏办公体验实现了质的变化,员工随时随地高速稳定接入办公网络、登陆办公系统和生产系统,高效移动办公成为可能。 • 华为独家的SmartRadio智慧调优技术,自动检测空口质量,智能优化网络,有效提升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让AP的信号覆盖更稳定,相比较改造前,同位置信号强度提升了100%、覆盖距离提升20%; • SmartRadio无损漫游技术,基于网络拓扑识别算法快速找到最佳漫游AP,利用先建链后断链的漫游软切换技术,让移动作业和办公更稳定,关键业务漫游实现零丢包; • 通过SmartRadio智能应用加速技术,多队列分组调度,实现10ms超低时延,网络承载视频等相关大流量业务的时候毫无压力。
安全可靠易运维,网络全面升级
在安全控制方面,结合华为的iMaster NCE-Campus,实现在无线控制器 AC 与防火墙、病毒检测、上网行为分析系统更好的联动,用户权限和企业数据资源从而能更灵活地控制,从而实现了内部人员无线和有线安全策略的归一化,统一认证,并提供个性化的portal供访客自注册接入internet,实现合法用户访问合法网络,异常用户强制下线,杜绝非法访问威胁企业网络和数据安全。 在网络运维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改进,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算法自动学习网络行为并识别故障模式,可说明网络管理人员主动发现潜在的网络问题,通过多维度的采集网络数据,实时呈现每个用户的网络画像,全流程网络体验可视:用户是谁、用网时间、连接到哪个AP、体验状态等。网络的管理不再以设备为中心,而是以用户的体验为中心,精准识别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并给出网络优化的建议。 用户全新视听体验 未来,视听业务将向超高清、虚拟式、碎片式、沉浸式方向发展,不断推动广播电视业务的转型升级。视听领域的各类新技术,如4K/8K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类新技术,贯穿于视听创作、生产、分发、审核、播放、变现和交互整个生态环节,有效助力视听内容的创新和精准生产。亚太卫星一直致力于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两方面资源优势,引入或创作各类高质量内容,在广播卫星、电视、网络和移动终端等多信道协同传播,保证用户观看体验,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视听新期待。
ISP案例 凤凰卫视 华为云CDN为凤凰秀直播加速网速
凤凰秀是凤凰卫视开发的新媒体平台。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面、多角度、权威、客观的新闻报导和直播。媒体平台需要云服务进行全面合作,包括技术解决方案和生态。
华为提供华为云直播、转码(高清低码率、标准)、CDN 视频点播、转码(高清、低码率、标准)、CDN ECS、OBS、裸金属服务器、GPU、DB、CCE、BIGDATA 媒资Al服务
为什么选择华为云? 1、在华为移动应用市场发布凤凰秀应用,通过华为移动服务(HMS)生态吸引流量。 2、华为云点播和直播CDN服务,说明凤凰秀加速直播频道的网速。未来在视频和存储方面也有合作的可能 3、通过合作推动云,相互引入营销策划、线下活动、媒资点播、直播业务需求。 4、华为可以与凤凰卫视合作,策划媒资和互联网的营销活动,拓展线索和渠道